老北京小吃很大一部分是从清宫里流传出来的,也有一部分是原本的民间小吃,后传到宫廷中经过御厨们改良而来的。“驴打滚”、“豌豆黄”早已名声大噪,还有很多为大家所不知。也许你曾经吃过,却不知它同样传统。
芸豆卷
芸豆卷是老北京传统名点。据说慈禧太后听闻其味道好,便让小太监购买来。品尝后味道果然美味,便命御膳房制作,从此芸豆卷就成为慈禧太后的御前糕点。芸豆卷吃起来不干不腻,适合大众人群。
果脯蜜饯
果脯蜜饯同样出自宫廷,原本是为了让皇帝和宫妃们一年四季能吃上新鲜水果而制作出来的。最早是将鲜果泡在蜂蜜中储存,现在则衍变成糖葫芦或者各种果脯。口味酸甜适中,很受女性欢迎。
萨其马
萨其马是典型的满洲小吃,也是京式著名的四季糕点之一。在清朝,萨其马还是重要的祭祀祭品,也是皇家点心之一。现在能买到各种口味的萨其马,柔软香甜,入口即化则是最起码的标准。
槽子糕
槽子糕也叫鸡蛋糕,满洲点心之一,用槽子烤出来的。御膳房制作的“勺子糕”是其前身,后在民国时演变成槽子糕。因主要原料是鸡蛋,又被叫做鸡蛋糕。
薄脆
老北京有一种小吃叫薄脆,长方形,可以直接拿起来吃,也可以夹烧饼里吃。现在似乎很难找到原版,即便有也是经过改良。不过这可挡不住吃货的脚步,也许哪一天就能找到最正宗的呢!
勒特条
这应该是最早的满洲点心了,做法却不难。奶油和上面粉放上糖,然后切成条用牛油炸。这是从前满洲人外出打猎时吃的点心,抵饿也非常耐放。现代人吃得精细,这种略显粗糙的小吃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。
缸炉
缸炉是物美价廉的老百姓点心,用饽饽碎渣加水揉和再烤出来的粗点心,制作方式很像现在的烧饼。撒上芝麻烘烤,刚烤出来的 缸炉外焦内软,热腾腾,味道还算不错。
老北京点心经历变迁,最原始的食谱保留下来的却没有多少。想品尝最接近原味的只能在老字号店铺里买到。索幸现在网络发达,五湖四海的小伙伴只要点点鼠标,小吃就能送货上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