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能在很多人眼里,微商行业几乎是没有门槛的,可是后来发现,微商这个职业似乎也并不是没有门槛,反而门槛正在逐渐变高。因为其他行业的门槛都是投资额啊,技术啊,代理权啊之类的,而微商的门槛则是人性。
其实在2014年那个时候谁都可以做微商,至少40%、50%的人赚钱了,如果放到三年时间来看,2014年开始做微商的赔钱的可能几乎没有。但是到了今天,确实有一些微商赔钱了,而且很多还是当年比较成功的微商,最后却一夜回到解放前。让你不由不去思考,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。后来发现,不论是模式的进化还是产品的方向,最终还是都逃不开一个人性的驱使。有时候你甚至会觉得直销的制度反而更容易遏制人性,起码大部分人只是拉你入伙,很少鼓励你投资很多钱。但微商并不是这样的,代理制度的开放性,让很多人对让人一次拿个大代理乐此不疲,其实很多时候,已经近乎骗了。因为大部分人其实没有能力去承担这样的压力和后果,脑子一热也就稀里糊涂的进去了,最后压了一堆货在手里。
从一开始,微商代理模式肯定比零售模式快,所以代理制度很快把零售的这批干掉了,至少说分化了,做代购的现在就叫做代购的,很多人并不觉得是微商,而微商变成了有特指的一群人。其实一开始的代理制度不用囤那么多货,后来大家发现囤货比代理还快,大家就开始鼓励囤货了,还出了很多鼓励囤货的文案,似乎不囤货就发不了财。随着市场的泛滥,单纯微信沟通让囤货也慢慢行不通了,大家又发现开会洗脑刷卡要比刷朋友圈招代理快,然后就直接开会成交。10万,100万这么刷,确实是非常有效率。后来开会也有些收钱困难了,又诞生了分代理模式,只要你交多少钱,我就分你多少代理,又吸引了一批人。不过可以想象,这个模式也是缺乏可持续性的。所以,坑钱总比赚钱快,既然能坑钱,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的赚钱呢?其实这些事情都和制度什么的关系没有那么大,只是这个过于自由和宽松的制度,放大了人的欲望,最终让人沉溺其中无法自拔,甚至有人不断的投入更多去碰运气,碰了几次,老本也就亏光了。
这个情况和电视购物是很像的,电视购物在干什么,电视购物永远是找下一个爆品,电视购物结局是什么,死在一个看错的爆品上,和微商是一样的,看中这个产品,我觉得能火,生产出来了,电视一播出去,没有卖起来一堆库存,广告费,七加八加,公司就倒掉了,老板可能也就破产了。
这个领域也是风起云涌,你看到很多大团队领导,爆品王什么的,他们原来都是做电视购物的,他们基本上没有一个公司活到现在的,总会死在最后一拨。很可怕,你永远赌下一拨,很容易在最后一拨死掉。所以炒股里边有一句话叫,不是看你赚的多不多,而是看你活的长不长,或者还有一句话,不是看你赚多少,而是看你什么时候离场。
至于说赚到钱了,乱投资最后重回解放前的,那就是另一个人性故事了。所以我总也会说,德不配位的钱,最后怎么来的往往也就怎么回去了。
行业有潮起潮落,风口来的时候,谁都可以一飞冲天,风口过去后,则注定鸡毛满地。索罗斯曾经说过一句话,繁荣早已耗尽了他的力量,但是为了避免一场显而易见的大萧条,它被人为的延长了。如何延长?就是各种新模式新圈钱,小代理玩不起了,大代理忽悠大代理,就把之前的钱一点点的吐出来了。虽然很多人还是赚了一点钱,但是底子还远远不够,耗不了多久或者折腾不了几次,就基本返贫了。有道是由奢入俭难,过惯了月入数万的好日子,还能去做天天上班的小文员么?2018,奉劝所有微商人,且行且珍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