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号去北京美国大使馆办签证,原本以为很容易,不曾想大意失荆州,10来个人只有最前面的一组浩然和云婷过了,我们其余几组全部拒签,一下子傻眼了。
出来以后我们立刻做了总结,七嘴八舌讨论来讨论去,也没有找到原因。最后大致归结为快下班了,老外最麻烦加班,心情不好,因为连资料都没看就拒签,完全没道理。
后来镇镇打电话又询问了我们具体被问到的问题,我们都是怎么回答的,这时候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了,但是问题出在哪里,还不是很明确。
起码这时候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过渡到找自己的原因了,还是有进步的。学完教练技术,很多知道的道理真到运用的时候,其实还是慢半拍的。
今天负责办签证的旅行社的一个美女给我打电话,又非常详细的询问了面签的整个过程,问题都问了哪些,又是怎么回答的,签证官的反应和表情是什么样的。
我挨个回答以后,美女逐条帮我分析下来,我才发现很多问题回答的都差强人意,甚至有点答非所问的意味。
再加上我回答的又比较简单直接,很多我自以为是的回答,其实不是签证官想知道的。
像签证官问我们一组三个人的关系的时候,我只是简单的回答了“朋友”两个字。这在签证官看来是很模糊的回答。
签证官随之问我们是怎么认识的,我回答“我们都代理同一个产品,这样认识的。”
“是什么产品呢?”
现在经过美女的一番解释我是清晰应该怎么把握回答问题的原则了,不要多说,但起码要解释清楚我们的关系。
如果把我们代理着同一款产品,经常的去公司参加培训学习,另外公司也经常组织出去一起旅行,时间长了就都成为朋友了。
这样回答,签证官就会更加清晰我们的关系,否则两个男的和一个女的自称是朋友,一起去美国旅游,这完全看不懂。
所以签证官为了进一步了解,问了另一个问题,你们的家人一起去吗?
我想当然的认为,家人不去不恰恰说明我们肯定会按时回来吗?但在老外看来更是不可思议,他的潜台词其实是朋友一起去玩,为什么都不带家人。
我只是简单的回答了“不去”,没有进一步说明这是公司组织我们一起旅行,不允许带家人的。
恐怕对他的问题,“是自由行还是跟团”,我回答是自由行也不恰当,不如直接说明是公司组织,我们全国各地的代理一起去旅行,我们还有很多伙伴,分成了不同的组在不同的窗口接受面谈。
当他问有没有去过别的国家的时候,我说去过菲律宾、泰国、法国还有瑞士,原本以为这样肯定就通过了,但是错失了最后一次机会。
如果我们领会前面问题的真正意图,这里解释下我去的这些国家,正是像这次一样公司组织我们代理一起去旅行的,也许能改变结局。
但是一切都为时已晚,我被自己过去的经验害了,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准备的资料齐全,有存款有房产,更有出国经历,肯定没有问题。
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就是错误,再加上没有认真聆听签证官的问题,区分出来问题的本意是要了解什么,回答过于随意,最终导致了本次拒签。
下午通过旅行社美女的一番解释,才算搞清楚自己错到哪里了,然后麻烦美女再次给预约了上海面签,这次肯定可以成功。